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
登錄一年前,在中國的出租車打車應用市場,滴滴和快的幾乎平分秋色。投資者開始投入資金并站隊。去年12月,滴滴獲得了騰訊和俄羅斯私募股權基金DST的7億美元投資。1個月之后,快的宣布獲得了來自阿里巴巴、軟銀,以及其他投資方的6億美元投資。隨后的2月份,兩家公司宣布合并。
根據易觀國際的數據,合并后公司滴滴快的在中國在線出租車市場份額高達99%,在專車市場的份額則達到78%(最新數據為82%),每天總共完成800萬個打車訂單。今年7月,該公司再次獲得了20億美元投資,投資方包括阿里巴巴、騰訊和新加坡主權財富基金淡馬錫控股,估值則達到150億美元。最新一輪融資有著明確的目的:確保對Uber的領先。
Uber在中國專車市場的份額為11%,目前正在融資10億美元,試圖獲得更高的份額。在今年6月致投資者的郵件中,UberCEO特拉維斯·卡蘭尼克(TravisKalanick)表示,開拓中國市場是Uber在全球范圍內的最高優先級。他計劃在一年內將Uber中國的服務從當前的11座城市拓展至超過60座城市。
因此,在與滴滴快的高管的交談中,Uber總是會成為無法繞開的話題。滴滴快的總裁柳青表示:“我們是唯一一家提供了綜合性產品,服務于所有人的公司。Uber并沒有這樣做。”香港創業公司評級機構OddupCEO詹姆斯·吉安科迪(JamesGiancotti)表示:“這是一場所有人都關注的戰斗,是中國創業公司與美國創業公司的競爭。”
滴滴已成立3年時間,該公司已經在300多座城市展開運營,但并未披露營收數據。滴滴并不依賴自主的司機網絡,而是獲得了中國數百萬出租車和個人司機的合作。乘客使用滴滴去尋找空閑出租車,在高峰時間還可以通過獎金或小費來吸引司機。滴滴目前還在開發新功能,幫助用戶比較公交等多種不同交通方式的價格和耗費時間。
近期,滴滴還推出了拼車服務滴滴順風車。通過該服務,非職業司機可以查看乘客的個人資料,并選擇接送順路的乘客,從而分攤成本。柳青表示,在上線的前兩個月,順風車吸引了300萬用戶,而到明年底用戶數預計將達到1000萬。柳青目前也在與政府部門接觸,尤其是在上海,希望政府部門批準滴滴采用類似Uber的加價模式,以及高檔專車車隊。
滴滴表示,在中國本土市場的專業性是該公司相對于Uber的優勢。關于滴滴與政府部門的協商,柳青表示:“我們認為前景非常樂觀。我們擁有很好的機會去進行合作式的改革,而不是顛覆性的毀滅。”她表示,滴滴正在與政府部門合作,嘗試減少交通擁堵和污染,幫助上海等城市適應交通管理的移動化,同時向出租車司機提供支持。滴滴4000人的地面運營團隊正在幫助司機進行談判,以獲得晚餐和洗車的折扣。
滴滴正在采取措施,使中國國內的所有利益相關方感到高興,而這樣做恰恰是合理的。
現年37歲的柳青在滴滴的職位僅次于CEO,她擁有哈佛大學計算機科學學位,而隨后12年中曾在高盛負責亞洲市場投資。去年柳青加入滴滴,擔任首席運營官。在滴滴與快的宣布合并的一周多之前,她被任命為公司總裁,而她的第一項工作就是確保合并平穩完成。她表示:“我們需要高度合作。你不能讓人們畏懼表達聲音,但也不能讓他們各行其是。”
柳青從貝恩資本、摩根士丹利和麥肯錫招聘了初級員工,并引入了類似高盛的輪崗體系。在這一體系中,新加入的員工需要在多個部門輪崗,隨后才會確定自己的正式職位。柳青主導了滴滴的最近一輪融資。她也在推動數據分析技術的開發,以判斷如何指派司機。
柳青表示,到目前為止,滴滴還沒有計劃開拓中國以外市場。GoldenGateVentures合伙人邁克爾·林特(MichaelLint)表示:“印度將會是合理的下一步,但他們需要投入大筆資金去打入這一市場。”
目前,柳青專注于充分發揮在中國國內的優勢。不過某些時候,中國城市嚴重的交通堵塞意味著需要一些非傳統的思維。近期在赴北京市官員的會議時,柳青也遭遇了交通堵塞。當時,柳青不得不“狂奔”約800米搭乘地鐵,隨后換乘路邊的人力車,才得以準時到達會場。她表示:“這就像是剛剛結束了一場拳擊比賽。”
對于滴滴快的和Uber之間,現在專車領域有短兵相接的意味,但在更多的細分市場,比如順風車、代駕、公交車等,則還是相安無事。而對比兩者,可能會因為滴滴快的屬于中國本土公司的優勢,在現在出租車、以后的公交車等市場占據絕對優勢地位,甚至沒有Uber的份兒,那么,相對于滴滴快的的綜合性發展,Uber中國就會更注重垂直和用戶體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