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
登錄談到旅游產品的創新,有的人是從消費者的痛點入手,研究需求,改善服務;有的人開始摒棄像“賣大白菜”一樣只專注于大眾產品的做法;有人指出,小眾的需求不容忽視,小眾的需求也正在成為旅行社創新的動力。即使對于中國游客去得最多的常規目的地——韓國,是否還能給游客們來點新花樣呢?有人提議,組織中國的女士們在韓國參加一次“泡菜制作”課程,到濟州島的橘子園里進行“采摘體驗”,或者進行特殊的“人品一日游”,為旅游增加更多附加值和吸引力。
6月17日,新一期新京報旅游會客廳邀請到了神舟國旅集團副總經理王尚文、北京樂道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栩、愛旅行創始人兼CEO袁偉,大家圍繞旅游產品設計的創新問題進行了一次頭腦風暴。
創新的理想和現實的生意
游客要的是什么?其實游客就是要差異,產品內容、服務手段的差異。但是當他發現,在他習慣的媒體、門店,或者周圍的朋友宣傳當中,找不到這種差異,那游客就總要在價格上面找差異了。是的,他們總要找到一點差別。
當內容沒有差別,就要在價格上找差別。“差別”一直是客人尋找的。我很想創新,我也努力去創新,但是最終要評估,我創新最后能不能量化投入生產,能不能產生價值,如果不行,這就是一個實驗品。
北京樂道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栩說,其實每家公司都有創新能力,但是這個創新有可能是一個概念性的,這個概念產品能不能進入市場,要看幾個方面,一個要考慮賣給誰?產品是創新的,宣傳途徑和手段有沒有創新?如果沒創新,新產品在老渠道上賣,這個東西永遠是概念產品,賣不出去。那么固有的渠道,固有的媒體,固有的手段,代表了固有的一個需求,這個需求還代表了一定的利益。所以不是每家旅行社不想創新,但是一定會考慮“創新”和我現在的生意,理想跟現實之間的差距到底有多大?旅行社會考慮,自己要側重于哪個部分?
閉門造車的旅行社是極少數
有人質疑旅行社設計的產品數十年如一日缺乏變化,各家都雷同,神舟國旅集團副總經理王尚文表達了不同觀點。以神舟國旅為例,我們通過400客服電話了解客人的需求;還在門店放調查問卷;馬上要開幕的BITE北京旅游博覽會上,都是我們了解客人需求的途徑。
神舟國旅的在線運營平臺,也負責收集客人的需求。神舟國旅在北京擁有最大的門店網絡,神舟的門市加上北京中旅的門市在北京有一百六七十家。其實對于很多客人的需求,還是需要面對面去溝通。
創新案例
日本自由行中的交通一日券
愛旅行創始人兼CEO袁偉說,創新的目標是解決用戶的一個個痛點,比如,到了國外,很多游客都喜歡上網。在日本,我們就從日本本地入手,去和日本通訊公司談流量。
我們推出了一千多臺移動wifi設備,在日本東京、大阪等地都建立了很多移動wifi的租賃站。游客只花9塊9人民幣租用一天wifi,用戶體驗也很好,而且當場可以測試網絡連接效果。
日本自由行發達,交通費不便宜。我們在想,既然他不參加團隊游,是不是可以賣給游客一套交通票?方便游客出行。經過檢驗,發現“鐵路券”的銷量非常好,我們賣了大概兩個多月,現在一個月大概能賣兩千張日本的“鐵路券”,這是一個什么概念呢?這種鐵路券在全中國的銷量是每個月大約一萬張,我們占了五分之一的銷量。未來,我們很快會賣到每月五千張。
此外,我們也開始銷售“大阪一日券”,大阪所有的交通工具(除了出租車以外),以及大阪28家博物館和景點門票,甚至坐船的費用都全部包含在內。我們重點放在“一日券”,效果不錯。
點評
不是所有的產品都追求大眾的效果
當記者問到這個“人品一日游”的市場效果怎么樣?
陳栩坦誠地說,報名的人數還很少,市場效果并沒有那么好。
然而神舟國旅集團副總經理王尚文卻指出,我覺得未來的這個市場,“小眾”的產品是會站住腳的,我有一個觀點,剛才陳栩談到他的“人品一日游”產品,他并沒有像賣白菜一樣,要求所有人都喜歡這樣一個一日游的產品,但我覺得他這個方向是對的,不是所有的產品都追求大眾的效果,不是說我一出產品,就得有上萬人報名。
有些產品就是小眾的,但是我覺得這個方向是正確的,你就得研發出你的特色東西來,這個產品吸引一部分小眾,那個產品吸引一部分小眾,也許這才是今后旅行社產品要走的路。
我覺得,今后旅行社的產品很難達到“一個產品”一下子吸引十萬人都去報名的效果,這種情況可能會越來越少。
現在消費者更多在意的是認價格,只要價低就有好多人來報名,但是我覺得這不是未來的產品,不是旅行社旅游產品發展的途徑,也不是產品生存之道。只以低價取勝的產品,一定是短命的。
比如去好萊塢當半天演員,其實很多客人都有這種需求,我覺得如果旅行社真能把這個體驗性做好的話,這個產品肯定會是比低價產品生命力要強得多。
觀點和做法
為特色旅游產品注冊“商標”
神舟國旅集團副總經理王尚文
客人希望行程慢下來,我們就設計了“慢游”的產品系列,有一個非常文藝的名字叫“夢若”。比如現在“夢若”的九寨行程,和常規九寨旅行團的體驗是完全不同的。
我們還開發了一個產品系列叫“最美”,最美的季節去最美的地方。因為客人總是問到,說我想去那個地方,什么時間最好? “最美”系列的產品分布在春夏秋冬不同的季節,這些產品的推出,都是基于我們對客戶需求的調查和掌控。另外可以從我們對資源的掌控出發,來進行產品創新,例如與首旅集團旗下的其他旅游資源合作。
旅游線路的知識產權保護是很困難的,除非你有獨家的資源,否則別人也能做。但是也不是絕對的。我們為“夢若”系列、“最美”系列的名字、logo都在工商局注冊了商標。如果別人家的線路和你一樣,但它不能叫這個名。當你做出了品牌,畢竟可以給客人深刻的印象,認知度會更高。
在馬航最困難時期抄底機位
愛旅行創始人兼CEO袁偉
愛旅行過去主要是采購其他旅行社的尾單產品,主要作為一個尾單產品的售賣平臺出現在人們視野中。但是從2015年開始,我們完全轉型了,把自己定位為“出境游特賣供應商”。
線上的競爭更殘酷,大家都在“爭第一”,各個細分的領域,沒有第一也得分一個“第一”,至少從某個品類上要做到第一。比如,你的簽證第一、你是做這條線的第一,或者做其他的,總歸必須有一個第一。就像我們講,我們是第一家賣尾單的,那這也是第一。我們總是在跟用戶說這個“第一”。就是說在這個行業里,你如果做不到細分品類的前三,你是沒法存活的。
創新其實是整個公司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生命線。有時候,我們來做一些微小的創新,改變卻是巨大和深遠的。甚至可以做到讓一些你的產品沒法被別人復制。
比如說愛旅行的一個“沙巴”產品,我們現在全年赴沙巴的機位數量,每個月都超過三千個。我們實際上在去年11月份,把整個馬航“從北京出發前往馬來西亞沙巴”能賣的機位所有好日子都挑光了。預計我們沙巴線路的銷售額今年達到五千萬。
我們也從地面上的服務入手,只要報名我們沙巴產品的游客,你到了當地以后,只要加一塊錢,你可以任意時間提前半個小時打電話,我們將派車送你到沙巴店任何地方,我們在沙巴推了大半年這個項目,沒有任何其他旅行社能夠跟進。
因為沙巴不大,半個小時可以到任何地方,我們很早開始和這里的車隊談合作,我們通過這種方法,使得自己的沙巴產品已經相當有競爭力了。核算了成本以后,發現付出的成本并不大,卻讓自由行的客人特別受益。
給游客當地人的當地體驗
北京樂道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栩
我們希望旅游回歸生活體驗,正如臺灣旅游宣傳當中的一句話,當地人的當地體驗。例如中國游客去濟州島,基本都是去免稅店購物等,大部分游客并不知道,這個地方的差異性在哪兒。而僅僅是韓國的濟州島,包機很便宜、免簽、免稅等標簽,很難引起市場重復消費,也不能讓客人有很高的消費。
我記得有一個客人講,去好萊塢的環球影城,光看沒有意思,如果能有半天時間可以去當群眾演員,哪怕當一個乞丐要一下午錢,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,有這樣的團,他肯定會參加。
我相信很多的人,都有這個方面的需要,大家要的是一個與眾不同的一種玩法,或者一個與眾不同的生活體驗方式,有這樣的產品,客人是愿意買單的。
現在的旅游產品,被模仿是擋不住的,但是有自己思想的產品可以做到別人想模仿也模仿不了,所以,企業開發產品,就是要把大家看似普通的東西,通過自己的判斷,包裝出不普通的概念。
比如濟州島旅游,我們開發了一個“人品一日游”的產品,在行程中,會去一個無人值守的咖啡廳,進行一個“偶來小路”的徒步,還會參觀一個性愛博物館。在咖啡廳喝咖啡,你可以給錢,也可以不給;還有性愛博物館,你看了是想入非非,還是保持平常心;這些都是考驗人品的事情,走一趟下來,你可以更了解自己,也會因此得到很特別的體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