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
登錄黃山旅游(600054.SH)發布一季報。2019年第一季度黃山旅游實現營收2.64億元,同比增長7.8%;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2356萬元,同比下降近70%,利潤大幅下降主要是因為投資收益的減少和銷售費用的增加。
2018年黃山旅游的營收和凈利潤雙雙增長,凈利潤更是上漲40.68%,但5.83億元的凈利潤中,有近2億元來自于出售華安證券股票所取得的投資收益。實際上,黃山旅游的主營業務收入在下降,2017年為17.61億元,2018年降至16.21億元,這背后是客流增長近乎停滯帶來的壓力。
黃山進山客流增幅下降的趨勢已持續多年,2015、2016、2017年的增幅分別為7.1%、3.71%、2.1%。去年9月28日起黃山旺季門票價格由230元/人降為190元/人,門票價格下降的刺激使得去年“十一”期間黃山接待游客18.96萬人次,同比增長10.38%。但由于上半年客流下降過多,導致最終全年進山客流的增幅僅為0.6%,幾乎沒有增長。
作為毛利率最高(達到86.74%),同時也是主營業務中利潤貢獻最高的業務,索道和纜車的客流人次增幅也一直在下降,2016年增幅為11.36%,2017年為3.34%,去年僅為0.3%。
杭州至黃山的高鐵于2018年12月25開通運營,黃山對此抱有極大期待,認為高鐵的開通將緩解增幅逐漸下降的旅游客流。
黃山風景區管理委員會數據顯示,2019年一季度黃山接待進山游客59.17萬人,同比增長6.34%,黃山旅游的客流增幅終于開始回升。
杭黃高鐵途經杭州南、富陽、桐廬、建德、千島湖、三陽、績溪北、歙縣北8個站點,沿線共有7個5A級風景區、40多個4A級風景區,10多個國家級森林公園,因此被譽為“黃金旅游線”。
4月20日, 黃山市政府與攜程達成戰略合作,雙方希望以高鐵為契機,將黃山打造成“中國高鐵旅游示范城市”,加速黃山市智慧旅游建設和旅游文創產品的開發推廣,聯合推動徽州精品民俗、民宿集群和休閑農莊示范工程。
目前杭州到黃山平日每天有30個班次的動車組列車,耗時在1.5-2.5小時之間,節假日會有少量增開列車;上海每天有13班,耗時2.5-3.5小時。
攜程執行董事局主席梁建章稱,高鐵游的重點在于“三小時經濟圈”,杭黃高鐵的通車,讓上海、杭州、南京的很多旅客會把黃山列入了周末或小長假出行的目的地。
4月19日,杭州東站樞紐管委會還倡導成立了“杭黃高鐵戰略聯盟”,該聯盟是中國首個高鐵站戰略聯盟,旨在將杭黃高鐵打造為美麗中國高鐵線、世界一流的旅游驛站。4月17日,黃山和杭州一起赴京推介旅游,將北京、天津、石家莊等人口密集的大型城市作為目標,宣傳杭黃高鐵沿線旅游產品。
黃山不遺余力地想搭上高鐵這趟車,以帶動當地旅游經濟發展。黃山旅游一季度的銷售費用同比增加了63%,其銷售費用由職工薪酬、辦公費、廣告宣傳費、差旅費構成,前兩者不會發生大幅變動,這也從側面說明黃山在廣告宣傳上花費了更多的錢。
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教授、旅游專家王富德對界面新聞表示,上海杭州等地本身就是經濟發達的地區,客源市場存量很大,高鐵的開通將其與傳統的知名風景區連接起來,再加上交通時間的大幅減少,自然會產生一定的導流效果。
王富德表示,黃山屬于觀光型旅游目的地,多數人只會前往一次,復游率很低,高鐵吸引的是還沒有去過的游客。未來一段時間,高鐵的溢出效應應該還會繼續,但隨著時間的推移,客流增長會趨于平穩。同時王富德認為,門票價格降低也可能是一季度客流增長的因素,具體高鐵帶來的影響有多大仍需更專業的分析。
黃山旅游則對未來充滿信心,計劃2019年接待進山人數350萬人,如若完成這一目標,年增幅將停止下降,重新回升達到3.5%。從第一季度數據看來,6.34%增幅已經超過了這一數字,而這還只是旅游淡季的數據。
杭黃高鐵從去年開通至今年4月20日,累計發送旅客165萬人次。馬上到來的五一小長假,長三角地區預計發送鐵路旅客數量將同比增長15.6%,5月4日有望創長三角鐵路單日旅客發送量歷史新高。
接下來的時間是一年中黃山的旅游旺季,黃山是否能如其所愿借高鐵東風提升客流,仍需最終的數據說話。
*本文來源:界面新聞,作者:唐俊,原標題:《杭黃高鐵能帶動黃山旅游嗎?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