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
登錄面對接連落地的利好新政,海南旅游業格局也將發生巨變。4月18日,國家移民管理局發布通告稱,經國務院批準,自5月1日起,在海南省實施59國人員入境免簽政策,免簽入境后停留時間統一延長至30天, 將團隊免簽放寬為個人免簽,進一步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。多家旅行社和OTA相關負責人告訴北京商報記者,當海南入境免簽政策大幅放寬,企業將研究更多對外國人有吸引力的旅游產品,整個旅游產業鏈會望風而動。業內人士普遍認為,新政實施后,有助于進一步擴大當地旅游業開放,帶動相關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。但另一方面,當地在環保和旅游消費環境都有需要做減法之處,也只有輕裝上陣,苦修內功,海南才能快速實現成為世界一流海島休閑度假旅游勝地的目標。
免簽擴容下的新商機
據了解,此次實施的入境免簽政策主要包含三大方面:擴大免簽國家范圍,適用入境免簽政策的國家由26國放寬到59國;延長免簽停留時間,免簽入境后停留時間從15天或21天統一延長至30天;放寬免簽人數限制,在保留旅行社邀請接待模式的前提下,將團隊免簽放寬為個人免簽。國家移民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也表示,會支持海南把國家賦予的開放政策用足用好,并將繼續服務國家改革開放大局,不斷出臺新的便利政策。
就在幾天前,《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》以下簡稱“意見”正式對外發布,全方位推動當地發展。而此次新政也被認為是上述意見的一項細化政策。
公開數據顯示,2015年,海南省接待游客總人數突破5000萬人次,入境游客60萬人次;2016年全年接待游客超過6000萬人次,接待入境游客74.9萬人次,同比增長23.1%;2017年1-10月,海南省共接待游客約5000萬人次,海南入境游客量突破100萬人次,同比增長57.1%。從數據上不難看出,近幾年來,外國人赴海南旅游本就持續升溫,受新政刺激,未來這一市場很可能呈井噴式增長。
中青旅遨游網首席品牌官徐曉磊表示,此次海南的免簽政策不僅能夠促進國家和地區之間人文交流,將對我國旅游業帶來顯著的促進作用,中青旅將繼續尋找海南投資合作的機會。而攜程、馬蜂窩、同程等多家OTA企業也告訴北京商報記者,瞄準新商機,正不斷推出海南“海島游新產品”。
重宣傳增產品
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,這已經不是海南首次開放免簽政策了,經國務院批準,
2000年海南便實施21國人員團隊入境旅游15天免簽政策,并于2010年進行了優化,將免簽入境政策適用國家增加至26個。“雖然海南不斷加大對免簽政策的推介,但仍有大批外國游客并不知情,接下來免簽新政實施后,當地政府應進一步加大在國際上的宣傳力度,”
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教授王興斌指出,“同時,因免簽政策只在海南島上有效,現階段,當地旅游產品供給存在一定不足,未來應不斷增加航線,豐富旅游產品和賽事演出等,借此吸引更多國外游客”
據分析,截至去年底,海南已開通超過50條國際航線,覆蓋俄羅斯、韓國、泰國、馬來西亞、新加坡、德國等國家。而來自奧地利、瑞士等國的游客對搭乘郵輪赴三亞頗為青睞。另外,為將國外游客引進來,近些年,海南旅游推介會走進東南亞多國以及俄羅斯、德國、法國、西班牙等歐洲國家,故免簽新政實施后,首先吸引的將是這些海南的“老朋友”。而按照規劃,2018年海南將力爭新開通境外航線16條以上,到2020年境外航線總數達到100條以上,旅游推介也將在全球遍地開花,屆時海南旅游“朋友圈”也將不斷擴大。
而對旅游企業而言,入境免簽政策的執行,將有效降低入境游客的旅游費用成本,提升本國旅游目的地在世界范圍內的性價比和競爭力。徐曉磊認為,新的免簽政策給當地的旅行社帶來了新的業務增量,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環保減壓 低價游剎車
除了看到增量外,海南島開放擴大入境免簽政策以后,如何緩解蜂擁而至的游客對環境的影響值得關注。此前,由于游客過多,國外也曾出現因環境破壞而不得不暫時關閉海島的案例。
2017年12月,國家統計局網站發布《2016年生態文明建設年度評價結果公報》,首次公布了2016年度各省份綠色發展指數。其中,海南環境質量指數排名第1位,公眾滿意程度排名第3位,綠色發展指數排名第6位。在大力發展旅游中保護好生態環境,是海南必須面對和重視的問題。可見,環境是海南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,如何在游客擴容下,減輕環保壓力需提前考量。
對此,國家城市環境污染控制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彭應登強調,
“接下來,海南可能要通過規劃先行、監管到位、嚴控無序旅游開發等,讓環境繼續成為當地的加分項。
此外,海南不合理低價游、非法一日游等違法違規行為一直屢禁不止。例如島內長時間存在旅行社利用“零負團費”攬客等現象。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相關專家表示,這種方式既損害了海南的旅游品質,也給游客帶來了不小的困擾,如何砍掉不合理低價游值得深思。
*本文來源:北京商報,作者:肖瑋、王瑩瑩,原標題:《海南旅游“朋友圈”擴容下的新商機》。